![]() TOM, 是Tournament of Minds 的简称。我把他理解为智力竞赛。 周末,陪二宝去参加Tournament of Minds 巡回赛,这是二宝学校组织的,可能担心没人鼓掌,于是鼓励家长去参加。 负责组织的老师从上学期就开始发邮件给我们,让我们确保孩子在这个周六能去参加,不能请假。于是我们全家就当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尽最大努力保证二宝能去参加。 本来二宝报名了STEM 小组,可是那个小组报名的人满了,于是被分到了Language Literature. 我跟二宝说,你读了那么多书,说不定分到这个组更有优势呢!其实,现在才知道中国和澳洲无论在什么方面都相差甚远,我的理解跟实际根本不沾边。 ![]() 孩子们自己去报道。 ![]() 孩子们在赛场外又排练了一次。 ![]() 来说说他们实际比什么。 就是从一本书里选取一个人物或者动物做成一个小的雕像。根据这个故事拍一段小的视频,阐述他们对这个故事的理解,说出它的意义。 他们选的书名叫《Wombat Stew 》。说的是一字袋熊被一只野狗抓住了,要吃它。袋熊的其他朋友想办法熬了一锅“袋熊汤”,加了很多难吃的东西,号称很鲜美,其实尝起来很难喝。野狗被恶心到了,就不想吃那个袋熊了。 比赛的场地就是一间很小的教室,大概有二十几个座位。一边坐着三个裁判,另外一边留给家长,除了家长没有什么其他人。 每次只让一个队进去,所以根本没机会看到其他队的表现。没有比较,就没有焦虑。尽自己所能,表现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就完成了任务。 这个过程大概有十分钟,评委专门说不让拍照。 接下来还有第二个项目,有点像头脑风暴的样子,这个部分不允许家长进,我们也就只能在外面等了。 孩子们在等待的过程中,已经忍不住到处去玩了。 ![]() 中间还看到我们那个裁判出来了好几次喊一个参赛的队伍,都没有人,相当于裁判在等参赛队员了。我很好奇这样的话是不是就算放弃参赛了。 反正在澳洲一切都没有那么严格。本来他们的服装要求白上衣,牛仔裤,可是有一个男孩根本就把这茬忘了,忘了就忘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老师不会责备,他自己也不用内疚。 我们这一组带队的家长居然是一个孩子的外婆。 ![]() 那个孩子的妈妈是这个学校的老师,曾经在一年级教过二宝。今天她因为要去大学里面学习,所以没法带孩子来,于是就央求自己的妈妈帮忙,因为她的妈妈也是一位老师,偶尔会在二宝的学校帮忙。 我对澳洲学校,尤其是小学的感受,特别像一个社区。 他们经常会有其他各行各业的人来客串。比如,他们副校长的老公的弟弟,就经常来学校当代课老师。他平时的工作是在动物园照顾猴子的。 昨天还在动物园看猴子,今天到学校来看孩子,毫无违和感。顺便给孩子们讲讲昨天看猴子的故事,孩子们也很喜欢。至于学到什么东西不是最重要的,学习的事情自然有本来的老师负责。最起码孩子们可以学到动物园的很多知识啊! 还有他们经常会请家长们进课堂。 这个学期请过一个家长是科学家,研究宇宙的,于是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天文课; 还有一个家长是开救护车的,于是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急救知识的课; 还有一个家长是学海洋生物的,于是班上的孩子们有机会了解关于海洋生物的知识。 澳洲还有一个特点,如果家里有一个老师的话,通常他们家里的其他成员也会有兴趣当老师。这样,当一个学校缺老师的时候,比如生病什么的,找代课老师特别方便。我们学校的老师有妈妈和儿子,也有妈妈和女儿,还有很多老师之间都是同学和以前认识的朋友。 这种裙带关系给人带来一种亲切感。比如二宝最喜欢的一个男老师,他的妈妈曾经是大宝的老师,每次聊起来就多了很多谈资。 二宝他们的第二个项目抽到的题目是什么东西越少越好,他们选了糖果。 这种问题,更是没有对错,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 既然叫比赛,我猜可能也会有结果,只是没人关心什么时候出结果了。 感觉这根本不是什么竞赛,更像是艾迪斯科文的校园一日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