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者们浏览澳洲野犬的图片时,一声声惊叹不禁从他们的嘴巴里迸发出:“这不就是那只邻家的阿黄吗?”澳洲野犬与我国土生土长的中华田园犬形态相似,以至于许多网友纷纷表示,中华田园犬或许是澳洲野犬的远祖。有人认为,一些中华田园犬被引进澳洲后重新放归自然,演变成了如今横扫澳洲的霸主——澳洲野犬。这番说法是否让你感到信心满满呢?![]() 弗雷泽岛的一只澳洲野犬 然而,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这种观点实际上并不准确。下面,结合近十几年来学术界在家犬分子遗传学领域的研究,我将探寻澳洲野犬的源流,揭示其与中华田园犬之间的真实关系。 野犬下南洋 澳洲野犬的祖先究竟是谁呢?首先,基因分析揭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它的基因更贴近于那些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养狗,而非荒野中的狼。换言之,曾经被驯化的狼成为了家犬,而后有一部分家犬重新投身澳大利亚的大自然,演变成了如今的澳洲野犬。 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发现全球的狗分为六大线粒体支系(A~F),共有51个单倍型。线粒体遗传于母系,同一线粒体单倍型则来源于共同的母系祖先。所有澳洲野犬以及新几内亚歌唱犬中的20%都归属于线粒体A29单倍群,这意味着它们有着共同的“超级外祖母”。这一神秘而古老的血脉,如同一个精妙的故事,为澳洲野犬的起源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 新几内亚歌唱犬 在大洋洲以外,这一独特的单倍型仅在喜马拉雅山以东的犬种中发现,中华田园犬中A29占比2%,东南亚土狗中占比1%,婆罗洲犬中占比12%。此外,一些北方犬种如阿拉斯加犬、哈士奇犬和西伯利亚雪橇犬中也存在这一独特的单倍型。 考虑到所有狗在1.6万年前驯化于华南地区的事实,澳洲野犬的迁徙历程可谓一幅生动的画卷:从华南出发,穿越东南亚,穿越马来群岛,穿越新几内亚,最终抵达澳大利亚。 那么,澳洲野犬是何时、以何种方式踏足澳洲的土地呢?在学术界,曾有一种广受欢迎的观点,被戏称为“南岛人说”。 ![]() 弗雷泽岛一只澳洲野犬捕了一条鱼 踏入新石器时代后,南岛人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主宰了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无数大小岛屿,直至新西兰、夏威夷和复活节岛都在他们的影响范围之内。与此同时,南岛人还是狗的善养者。 这一假设与考古学的发现相吻合,目前为止,最早发现的澳洲野犬遗骸可以追溯到大约3300年前(出土自西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曼杜拉洞穴)。而南岛人征服波利尼西亚群岛的时间也大致在3000多年前。 然而,“南岛人说”并非没有瑕疵。首先,澳洲并不是南岛人的领土。虽然南岛人曾经涉足澳洲,但由于这片土地已有土著居民,他们并未在此扎下根。澳洲土著属于棕色人种,约在6.5万年前从东非沿印度洋海岸迁徙而来,而南岛人则属于东亚人。然而,南岛人未能在澳洲取得殖民成功,并不意味着他们携带的狗也同样未能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 ![]() 南岛人的迁徙图,唯独绕开了澳大利亚 第二个困境出现在科学家对波利尼西亚人的狗进行线粒体DNA测序时。结果表明,这些狗属于Arc 1和Arc 2这两个单倍型,与澳洲野犬的A29不符。然而,最为关键的第三个困境浮出水面。通过对澳洲野犬细胞核和线粒体DNA的分析,我们得知它们有两个主要分支:西北澳野和东南澳野。这两者的分化已经延续了整整8300年,而东南澳野和新几内亚唱犬的分家仅有7800年。这意味着澳洲野犬并非在澳大利亚大陆诞生,而更可能是在大洋洲的另一片土地(最有可能是新几内亚)形成,然后分道扬镳,分别向澳大利亚进发。而且,这一发生的时间节点应该追溯到8000年前,比南岛人的扩张要早得多。这直接推翻了“南岛人说”。科学家还对澳洲野犬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存在两个Y染色体单倍型:H3和H60。H3在东亚和北欧都有发现的记录,而H60则是源于东亚H5的突变。澳洲东北的野犬和新几内亚唱犬都表现为H60,而澳洲西部仅有H3,南部则同时存在这两者但以H3为主导。 ![]() 纳拉伯平原的一只澳洲野犬 Y染色体的研究结果同样印证了澳洲野犬的祖先起源于东亚,与新几内亚唱犬为姐妹群,进入澳洲的过程则呈现出分道而行的双线脉络。 狗在华南地区被驯化后,其传播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仅用了2000年的时间,它们就横扫欧亚大陆(1.4万年前的欧洲狗的遗骸为明证)。同样,它们迅速抵达亚洲最南端,在冰河时期(1.2万年前)海平面较低,马来半岛和巽他群岛成为一片陆地。 然而,时至今日,巽他群岛和新几内亚早已分隔开,中间的海峡至少有50千米宽。野犬并非能够游到如此远的地方,必然是通过乘船才能完成这一旅程。最大的可能性是,那时巽他群岛的先民或许曾乘着简陋的小船漂洋过海,穿越至新几内亚,而狗便在这次航程中与他们同行。 ![]() 澳洲野犬南渡时东南亚和大洋洲的海陆格局 在大洋洲,缺乏能够制约野犬的大型食肉动物。在那个时期,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大陆以及托雷斯海峡的一些海岛仍然相连(约在8500~6500年前分开),为此野犬得以在这些地方快速扩散,尽管将它们引入这些地方的居民未能在那里生存下来。 澳洲土著可能很迅速地接纳了野犬,并助力它们在这片土地上扩散。从那时起,澳洲野犬和新几内亚唱犬与外部的狗群隔绝开来,直至欧洲殖民者的到来。 澳洲野犬的出现充分证明了狗群的扩张虽然受到人类的推动,却并非依赖于人类。由于南岛人未能在澳洲立足,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成果,如农业、鸡和猪,并未在这片土地扎根,但狗却早在这些文明之前就悄悄地穿越大陆,以独特的方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至今。 ![]() 澳洲野犬据说桀骜难驯,但仍有人饲养它 澳大利亚野犬的起源在新石器时代之前还有一条隐秘的线索。在狼和狗中都存在一个AMY28基因,这个基因与淀粉酶合成有关。随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种植业蓬勃发展,人类开始享受粮食的丰富,这也使得与人类共同生活的狗的AMY28基因拷贝数量大幅增加。然而,与狼、哈士奇等犬种相似,澳洲野犬却只有两个AMY28基因的拷贝,显示出它们对淀粉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这个旁证进一步揭示了澳大利亚野犬在新石器时代之前的独特发展路径,与那些与人类共享农业文明的狗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这片被大洋洲孤立的土地上,澳大利亚野犬以其独特的特征和生存方式,默默地承载着古老而奇妙的历史。 留守狗的命运 澳大利亚野犬穿越南洋,而它们的祖先中留在华南和东南亚大陆的一部分后代理论上可被视为澳大利亚野犬最近的亲戚。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犬科专家坚持这种观点,将新几内亚唱犬和泰国犬(东南亚野犬)都看作是澳大利亚野犬的同类。相应地,中国土狗就成为它们的近亲。 ![]() 婆罗洲伊班人的猎犬然而,基因分析的结论却彻底推翻了这一想法,因为它低估了狗和它们的主人——人类的迁徙能力。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东南亚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至少三次对该地区狗群的遗传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次迁徙是南岛人的移居。南岛人将当时东南亚的狗带到了遥远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和新西兰,这些狗就是波利尼西亚土狗,澳大利亚野犬的近亲。然而,由于澳大利亚大陆已经有了土著人和野犬,南岛人和他们的狗来得太迟,未能成功殖民。新几内亚成为澳大利亚野犬和波利尼西亚土狗迁徙的共同中转站,因此这里既有澳大利亚野犬的线粒体单倍型A29(占20%),也有波利尼西亚土狗的单倍型Arc 1(占7%)。 ![]() 狗在东南亚和大洋洲的迁徙路线,以及各地的线粒体单倍型比例 第二次迁徙发生在侗台人的迁徙时期。自炎黄时代至秦汉时期,侗台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不断从中国南方迁往东南亚,而当地原有的狗基本上被侗台人的狗所取代。澳大利亚野犬的Y染色体单倍型H60是东亚H5的突变体,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父系祖先。然而,H5现在在东南亚已经十分罕见,而在台湾却相对较为普遍。这表明澳大利亚野犬的祖先在东南亚大陆上的父系后裔已经极为稀少,仅在台湾等海岛上还有残存。澳大利亚野犬的母系单倍型A29在东亚和东南亚仍有存在,但通过对更长的线粒体DNA序列的分析发现,亚洲的A29和大洋洲的A29存在差异。这意味着,尽管它们都是A29始祖(起源于1.6万年前的华南地区A29母狼)的后代,却并不属于同一支。由此可见,澳大利亚野犬的最晚母系祖先在亚洲已经绝嗣。 ![]() 皇家兽医学院解剖博物馆陈列的澳洲野犬骨架 第三次是中国人的迁徙。我国学者研究发现,距今7000至2000年前,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的狗基本属于线粒体A1b亚支(有的文章写作A2),澳洲野犬和波利尼西亚土狗都是这个亚支的。然而,今天的中华田园犬却很少有A1b亚支的。 汉朝以后,大量边疆地区的狗涌入,原来中原地区的狗很大程度被取代了。澳洲野犬虽然来自东亚,但它是东亚原生狗南迁的后裔,中华田园犬则是后来者的子孙,两者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殊途同归的演化 根据遗传学分析,澳洲野犬和非洲的巴仙吉犬一样,都属于狗的基础类群。所谓基础类群,就是在狗的进化早期分化,位于其共同祖先附近的分支。这意味着,澳洲野犬代表了早期未分化犬类的一个独特隔离种群,与现在任何一种家犬的亲缘关系都很疏远。 ![]() 中华田园犬 在古代,东西方的狗一直存在小规模的基因交流,但澳洲野犬在8000年来一直处于隔离状态。因此,虽然中华田园犬长相与澳洲野犬相像,但它与澳洲野犬的关系比与吉娃娃、博美、贵宾、柯基这些长相千奇百怪的犬种还要疏远。有的读者可能不服,既然澳洲野犬和中华田园犬不是近亲,那为什么长得那么像?这是因为它们都没有经过人工选择,狗在自然选择下就会演化成这个样子,亚洲南部的狼也是长类似样子,这种现象叫做平行演化。从澳洲野犬的早期遗骸来看,最近3000多年来它的形态没有任何变化,足以说明它没有经过人工选择。中华田园犬也是在我国古代农耕社会发展起来的自然犬种。欧洲一些犬种独特的长相是最近几百年人工培育的结果。 ![]() 澳洲野犬与流浪狗的杂交后代 中华田园犬有乳白、黄、黑三个色型,澳洲野犬也是。但澳野绝大部分为黄色,这可能反映了它遗传多样性比土狗低的事实。 澳洲野犬是一个奇迹,东亚人没有做到的殖民澳洲,东亚的狗却做到了。野犬进入澳洲之初也曾是入侵物种,导致大量本土有袋动物灭绝。但现在,它已经被澳大利亚政府接纳,很多州将它列为受保护的动物。 然而,这个奇迹却正在消失,欧洲人殖民者到来以后,由于与他们带来的流浪狗杂交,纯种的澳洲野犬已经越来越少见了。澳洲野犬的表亲——波利尼西亚土狗,当年就是因与欧洲来的狗混血而消失的。 ![]() 弗雷泽岛的一只野犬耳朵上带有标记 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用不了多少年,澳洲野犬就会变得与普通的流浪狗无异。现在,澳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对弗雷泽岛、塔南沙漠等血统未受污染的纯种野犬做好保护工作。 |